题三十小象
吴庆坻〔清代〕
食肉何曾尽虎头,卅年书剑海天秋。
文章幸未逢黄祖,襆被今犹窘马周。
自是汝才难用世,岂真吾相不当侯。
须知少日拏云志,曾许人间第一流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身居高位者何曾都有虎头之相?为何读书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、如海天之秋一样凄凉。
庆幸没有遇到黄祖这样残害读书人的武夫,如今的行装却也窘迫的犹如当年的马周。
自认为是才能没有得到施展,难道真的是没长着封侯的面相?
要知道,少年时就立下上揽云霄之志,曾许诺要做人世间第一流人物。
注释
卅(sà):数词。指三十。
襆被:指用包袱裹束衣被,意为整理行装。
才:才能。
拏:拿。
赏析
清朝诗人作诗尤爱用典,这首也是如此。
首联前一句用“虎头食肉”之典,古人认为虎头这种相貌特征是荣华富贵之相,这里诗人说自己虽有虎头之相,但无富贵之命。“书剑”代指学业事业,海天之秋,则是一幅凄凉之况,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。
颔联又用了两个典故。前一句的黄祖,是三国时期的江夏太守,那时候人们都看重名士,一般不会杀有名气的读书人,但黄祖却把名士祢衡给杀了。所以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粗暴的武夫,或许其中也有自比名士的意义。
后一句则是很明显自比马周了,马周十分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,有“四请马周”的美谈,当然是李世民派人去的。马周入朝之后,
创作背景
吴庆坻是光绪十二年(1886)进士,写这首诗的时候30岁,当时还没中进士,所以诗中有一些怀才不遇的牢骚。他后来做过翰林院编修、四川学政,官职不低。
简析
《题三十小象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此诗通过细腻而富有张力的语言,将诗人自身的情感与经历巧妙地融入其中,展现了一幅既充满豪情壮志又略带沧桑感的画卷,表现出其对世事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,同时也展现出他坚韧不拔、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。全诗多处用典而不显堆砌,层次丰富,感情振拔。
吴庆坻
吴庆坻,字子修,钱塘人。光绪丙戌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历官湖南提学使。有《补松庐诗录》。 6篇诗文 4条名句
村舍
赵执信〔清代〕
乱峰重叠水横斜,村舍依稀在若耶。
垂老渐能分菽麦,全家合得住烟霞。
催峰笋做低头竹,倾日葵开卫足花。
雨玩山姿晴对月,莫辞闲澹送生涯。
过淮阴有感·其二
吴伟业〔清代〕
登高怅望八公山,琪树丹崖未可攀。
莫想阴符遇黄石,好将鸿宝驻朱颜。
浮生所欠只一死,尘世无繇拾九还。
我本淮王旧鸡犬,不随仙去落人间。
齐天乐·上元
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阑珊火树鱼龙舞,望中宝钗楼远。鞣鞠余红,琉璃剩碧,待属花归缓缓。寒轻漏浅。正乍敛烟霏,陨星如箭。旧事惊心,一双莲影藕丝断。
莫恨流年似水,恨消残蝶粉,韶光忒浅。细语吹香,暗尘笼撰,都逐晓风零乱。阑干敲遍。问帘底纤纤,甚时重见?不解相思,月华今夜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