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夏之交沿途触目
曾丰〔宋代〕
往年休叹去駸駸,只数今年且十旬。
稚绿已争欺旭暑,老红犹强护畸春。
水平似面因风皱,山远如眉得雨颦。
物态到前长是笑,不知物态总关身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过去别总叹息时光匆匆消逝,只算算今年也已过了近百日。
新生的嫩绿枝叶已争相生长,仿佛要在这初夏的暑气中崭露头角,而残存的老红花朵仍倔强地绽放,似在尽力守护这残余的春光。
水面平静如镜,却因微风拂过而泛起涟漪,好似美人皱起了眉头;远处的山峦在雨后更显青翠,仿佛佳人因雨而蹙起的眉黛。
眼前的万物景象总是显得那么欢快愉悦,却不知这万物之态其实都与人的身心境遇紧密相连。
注释
駸駸:疾速。
稚绿:浅绿;嫩緑。
物态:景物。
简析
这首诗通过“稚绿欺暑”“老红护春”的拟人化对比,写生命新旧交替的必然;再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状态巧妙叠印;结末“物态关身”的顿悟,既延续了“情以物迁”的传统,又暗含“一叶知秋”的禅意,在工稳对仗中完成从观物到观心的跳跃,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物我交融的审美特质。
曾丰
(1142—?)乐安人,字幼度。孝宗乾道五年进士。以文章名。累官知德庆府。晚年无意仕进,筑室称樽斋,以诗酒自娱。有《缘督集》。 994篇诗文
水龙吟·黄州梦过栖霞楼
苏轼〔宋代〕
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,作栖霞楼,为郡中胜绝。元丰五年,余谪居黄。正月十七日,梦扁舟渡江,中流回望,楼中歌乐杂作。舟中人言:公显方会客也。觉而异之,乃作此词,盖越调鼓笛慢。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。
小舟横截春江,卧看翠壁红楼起。云间笑语,使君高会,佳人半醉。危柱哀弦,艳歌余响,绕云萦水。念故人老大,风流未减,独回首、烟波里。
推枕惘然不见,但空江、月明千里。五湖闻道,扁舟归去,仍携西子。云梦南州,武昌东岸,昔游应记。料多情梦里,端来见我,也参差是。
秋日偶成
程颢〔宋代〕
闲来无事不从容,睡觉东窗日已红。
万物静观皆自得,四时佳兴与人同。
道通天地有形外,思入风云变态中。
富贵不淫贫贱乐,男儿到此是豪雄。